一、问题与挑战
蒙汇分公司作为国资运营公司的专项内部机构,根据国资运营公司相关授权,全面负责运营管理自治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在具体经办划转日后增资业务中,主要遇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办理原则不统一,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与自治区具体文件关于划转日后增资事项有出入。二是划转企业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缺少相关政策、信息的获取渠道,具体业务操作缺乏专业指导。
二、改革措施与成效
针对上述问题,蒙汇社保基金运营管理分公司结合公司实际业务,理顺了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与自治区具体文件关于划转日后增资事项的办理原则要求,并坚持承接主体享有的净资产账面值不减少的原则底线,建立了划转日后增资事项“事前有审批、事中有答复、事后有监督、全程有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明确办理原则、加强政策宣贯、坚守权益底线”的划转日后增资工作方法,梳理出了以下实际操作流程,并在具体业务中得以成功实践。
(一)听取监管厅委意见。对于划转日后相关社保基金划转企业增资事项,根据相关制度文件,一事一议请示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国资委,明确增资事项办理原则。
(二)宣贯政策答复方案。根据监管厅委决定社保基金是否参与划转企业增资的批复意见,答复相关划转企业增资方案,并宣贯增资办理原则及有关政策要求,确保增资后,国资公司作为承接主体享有的相关划转企业的净资产账面值不减少。
(三)配合办理变更登记。按照增资方案,协助划转企业计算确认增资中可分别计入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的对应金额,并按规定计算确定增资后各股东的持股比例。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配合社保基金划转企业办理增资事项的后续工商登记变更等相关工作。
(四)持续跟进办理结果。通过持续跟进划转企业增资业务工商变更登记办理进度、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企查查等第三方数据平台网站进行查询、检查划转企业增资后年度审计报告中实收资本科目附注等方式,交叉检查划转企业增资后各股东持股比例是否正确登记,不断强化事后监督,推动责任落实。
2024年12月,蒙汇分公司按照“明确办理原则、加强政策宣贯、坚守权益底线”的划转日后增资工作方法,成功落地了包钢集团19亿元非同比例增资业务,该业务的顺利办理,也标志着自治区社保基金划转企业首笔划转日后增资事项成功落地。
三、经验与启示
坚持“明确办理原则,加强政策宣贯,坚守权益底线”的划转日后增资工作方法,是公司对划转日后增资业务具体操作流程的一次优化提升,也是一次成功的改进。对日后公司实际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完整可靠的工作思路。一是统一了划转日后增资事项办理原则,建立了政策宣贯培训机制。根据蒙汇分公司已与各监管主体及社保基金划转企业建立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自治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大会”集中讲授培训与对有增资业务需求的划转企业单独定向宣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政策宣贯培训机制,全面贯通国家政策文件规定、各级监管主体要求、划转企业具体业务需要,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坚守权益底线,确保社保基金权益不受损。以社保基金划转企业增资前最近一次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为基础,承接主体享有的净资产账面值不减少为原则底线,按规定计算确定增资后划转企业各股东的持股比例,确保国资公司作为承接主体享有的社保基金权益不受损。三是强化事后监督,推动责任落实。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配合社保基金划转企业办理对应增资的后续工商登记变更等相关工作,并及时跟进业务办理进度,交叉检查变更登记结果,不断强化事后监督,推动责任落实。